白癜风可以生姜擦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801/4230600.html

辽报君说

   

  再有一天,世界范围规模最大以唐代书画呈现大唐风韵的展览——“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将在辽宁省博物馆隆重开展。

  为配合展览,辽宁省博物馆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及社会教育活动。在展览开幕当日,知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考古与文物学家、艺术家将会聚辽宁省博物馆,参加高端学术论坛,解读大唐盛世。

  没有预约上的小伙伴不用着急,人民网、腾讯视频和国家公共文化云辽宁文化云平台将对两场高端学术论坛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1

  大唐王朝是一个赫然的存在,是诗文书画各类艺术大展风姿的生动舞台,也是后世观照中华文明史的一块高地。为向世人讲述大唐文化渊源和多姿多彩文明景象背后的历史故事,启迪、激发、深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此次举办的高端论坛上,专家、学者将围绕展览主题和内涵,从多维角度解读盛唐文明,从不同侧面向公众展现大唐风姿。

1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0月7日下午,“‘又见大唐’之多维透视”和“‘又见大唐’之国宝生辉”两场高端学术论坛将举行,届时,葛承雍、王小甫、王邦维、连辑、龚良、于蕾、段晓明、王炜林等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在“‘又见大唐’之多维透视”论坛上,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葛承雍将以“大唐的世界性”为题展开论述;北京大学教授王小甫将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题讲述盛唐气象;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印度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维将以“玄奘与‘大唐西域记’:唐代中国人了解的西方世界”为题讲述开放性的大唐;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将以“丝绸之路与大唐王朝”为题解读世界文化经济交流的丝绸之路。

  在“‘又见大唐’之国宝生辉”论坛上,《国家宝藏》总导演和文博界国宝守护人及省内专家孙世昌、马宝杰、吴炎亮等将共同讨论如何让国宝生辉、让国宝说话。

  专家学者还将围绕展览策划思路、主题内涵、重点展品、辽宁文物以及国内博物馆“国宝展”办展经验等内容进行学术研讨。

1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民网、腾讯视频和国家公共文化云辽宁文化云平台将对两场高端学术论坛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年1月5日。为方便观众参观,辽宁省博物馆首次与大麦网合作,开通网上预约参观平台,参观者需要携带身份证件入场。此外,两个高端学术论坛已开启预约通道,感兴趣的观众可以预约,到现场聆听专家的精彩论述。

展出文物介绍

1

唐 欧阳询 《仲尼梦奠帖》

  该帖代表了欧阳询行书成就的顶峰,它上承接“王”书,下影响“米”书,是行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今,这一珍贵文物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仲尼梦奠帖》首尾九行,共78字。章法疏朗,结字严整,用笔劲挺不失丰腴,方中藏圆,力透纸背,结体取纵势,纵横相济,倚正相合,险劲而归于平正。研究者推测,《梦奠帖》应写成于欧阳询年迈时,也是他书法技艺炉火纯青之时,更能反映出欧阳询书体的特征,堪称欧阳询的代表作。

1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卷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横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曾任越州、宣州长史。擅仕女画,初学张萱而加以写生变化,多写贵族妇女,所作优游闲适,容貌丰腴,衣着华丽,用笔劲简,色彩柔艳,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称绝一时。

  画以工笔重彩描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女侍一人,点缀在人物中间有猧儿狗、白鹤,画左辅以湖石、辛夷花树。仕女发式都梳作高耸云髻,蓬松博鬓,鬟髻之间各簪或牡丹、芍药、荷花、绣球花,花时不同的折枝花一朵。眉间都贴金花子。著透体博袖敞领宽肥纱衣,内著曳地长裙,裙色有石榴红色或大撮晕缬团花者。本卷无款识、题跋,《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为周昉作品。

1

唐 仕女俑

  唐代是仕女画作品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仕女形象一改前人风貌,呈现出以“丰肌为美”的审美特征,对此前的仕女画作品的艺术风格继承发扬并进一步发展创新,创作出一批独具特色的仕女俑作品,使丰腴圆润的仕女形象达到极致之美。

1

唐 九霄环佩琴

  通长:.7厘米

  肩宽21.1厘米,尾宽15.5厘米

  厚4.4厘米,底厚1.2厘米

  唐中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伏羲式,漆木质,七弦十三蚌徽。鹿角霜灰胎,原漆栗壳色,面及侧墙经重髹呈朱膘色。面布小蛇腹间牛毛纹,底有蛇腹间冰裂纹。琴底轸池下方刻篆书“九霄环佩”琴名。圆形龙池内纳音微隆,下方刻“清和”篆书方印,再下为细长椭圆形凤沼。腹内可见长方形条状百衲纹。紫檀岳尾,轸、足皆红木镟成。伪制琴箱上题“宋制”,琴侧及底刻有“乾隆御赏乡泉韵磬”、“夏氏泰符子孙永宝”等伪款伪印。“九霄环佩”与“清和”方印皆为原刻。“清和”印亦见于其他唐琴。传世唐琴极少,此琴非常珍贵。

辽宁日报、辽宁省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tx/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