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黄牛“胆石症”

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可以说是标准的“胆结石症”的产物。据传说,患有结石的黄牛,每天黎明时分,东方欲晓,都要对着东方咳嗽三声。长此以往,所产生的牛黄,为黄中上品。

曾有报道说:年5月2日,山西定襄县农民贺海田从一头15龄的牛腹中取出一块克的大牛黄。当年10月2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艾河村艾光六又从一头11龄母牛体中取得一块克重的“牛黄王”。按《恙海杂志》云:牛黄有家黄、野黄之分,家畜犛牛、犏牛、黄牛皆能生黄,凡家牛剖腹所得者为多,名曰牛黄;野黄又名真西黄,《外科全生集》称“犀黄”,真犀黄者,“金黄色,纹理粗,暑天蚊虫不集。汤初沸时,捻末少许撒之,沸汤顿无巨泡矣。”牛黄全年均产,于每次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取出后置阴凉处阴干,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和变色。牛黄取于胆囊者,形状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之于胆管或肝管者,形如管状,称为“管黄”。牛黄在我国大多省份均产,以西北、东北的产量较大,产于西北者称“西牛黄”或“西黄”,产于东北者称“东黄”、“东牛黄”,产于京津者称“京牛黄”。进口的牛黄,源于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等地者,俗称“金山牛黄”。按传统习惯,进口牛黄均不及中国牛黄,历史上均以中国牛黄为上等。

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人能患胆结石病,动物也能患胆结石、肾结石、肠胃结石等,宋代名医寇宗奭还提到过“骆驼黄”,也属动物结石之类。相传古代波斯国王一天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然而打开宝盒一看,里面竟是一颗平平淡淡的小石子。国王大怒,以为这是愚弄自己,下令将来使斩首。这时来者对国王说:“陛下,既是让我死,那就请赐给一杯放着这块石子的砒霜毒酒吧。”他喝下了毒酒,竟安然无恙。这时,国王才知道这是一块“宝石”。原来,这小石子是无峰驼消化道中的结石——毛粪石,-由于无峰驼常喜舔食自己的皮毛,皮毛分解后与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结石,其化学性质与砷酸盐(砒霜属亚砷酸盐)很相近,故能吸收,置换毒酒中的砷,使之失去毒性。再如狗的胃结石,也属珍贵良药,中医称之为“狗宝”,善治噎嗝反胃,痈疽疔疮。马的胃肠中结石称为“马宝”,也有独特的镇惊化痰熄风作用,是治疗惊癇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的特效药。猕猴的胃及肝胆结石,称之“猴枣”或“猴丹”。这些动物的结石,均是名贵中药。

“为世神物”

牛黄作为药物使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品”之药。明代著名医家缪希雍作了高度的评价:“牛为土畜,惟食百草,其精华凝结为黄,犹人身之有内丹也,故能解百毒而消痰热,散心火而疗惊痫,为世神物,诸药莫及也。”所以,历代许多名贵的中成药,诸如被称之为“中医三宝”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及六神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都是以牛黄为主要成分,因为它具有清热解毒、开窍豁痰、熄风定惊之功而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昏迷、抽搐、中风、痰厥、癫痫等病症,特别是牛黄的解毒和镇惊功能,早已使它身价百倍。有趣的是,在元朝时期,居住在塞北西域的蒙古族人,在久旱无雨时,常以牛黄、狗宝之类走兽腹中的结石,作为祷雨的神物,这在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四》中的“祷雨”条文下作了详细记载。

牛黄能明显增强离体蛙心、豚鼠心脏及猫心乳头肌的心肌收缩力,同时心率增加,但对冠状血管则使之收缩。人工培植牛黄对离体蛙心亦有显著的强心作用。有报告指出,牛黄的强心成分为水溶性。牛黄水溶性成分中含有调节心搏异常的物质,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牛磺酸。对于小鼠仔鼠培养心肌细胞,牛黄既能显著对抗高Ca++时心肌搏动细胞数的减少及心律不齐搏动细胞数和心率的增加;亦能使低Ca++所引起的心搏异常正常化。牛黄尚能抑制内毒素所致之大鼠心率减少及心电图ST段升高等缺血性心功能紊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cd/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