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

故事发生在爸爸妈妈离开家后……

柜子里这时候像夜晚一样黑。

“什么都看不见,谁会住在这里面?“毛线自言自语。

“嘎!嘎!嘎!我们没有眼睛,只有嘴巴。我们睡觉的时候,影子就躲在我们的肚子里。”一只鞋子开口说话了。

……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盈川老师为大家演绎的“毛线的故事”,大朋友、小朋友都和毛线玩得不亦乐乎。新年的三月,抓马宝贝再次邀请艺术家柳盈川,以展览的形式带大家进入一个可触摸的“毛线的故事”里,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两次全新互动的playpab。柳盈川,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她喜欢像儿童一样观察世界,用物体、图像和语言来探索和表达叙事,同时希望以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作品和她的观众建立直接的联系。此次展览艺术家将从家庭的物理化身—房子—出发,呈现并启发大家去发现“家的另一种可能”。

今天的成人和儿童所处的现代生活,早已远离了农耕文化的闲散和工业文明的秩序,我们的家庭早已进入了快速、无序、多变的控制与反控制中。这个社会背景下的“家”该如何发挥作用,以至于为栖息其中的家庭成员提供他们之所需,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中无法得到的满足?

社会变化如此之快,那些不断扩大和升级的对个人的要求——工作、升迁、复杂的关系网、学习、兴趣、学校的挑选与被挑选——将成人和儿童挤压成各种形状,待回到家(房子),我们才真正舒口气,一不小心就将这些“要求”呼到了家庭的空气中。无形中,家庭也变成了职业、前途、学业、教育的第二战场。那些家庭的责任,或被简化为生存,或被当成了社会的后台。

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齐说“家庭特别要对其成员回应独特的个性需求,愿望和价值观,它的方法是运用到社会机构无法做到的、高强度的感情”。这部分功能让我们意识到家庭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放松或繁衍后代的场所,它是一种区别于社会角色的责任,感情表达的场所,它不仅仅是一所房子,它需要被建设,需要成员投入进去,需要重新被发现!

毛线

……

“你是骆驼?还是狼?你也不敢去外面玩?”

“我曾经是只骆驼,有一次受伤,医院里,出来的时候我的一只脚长了狼的爪子;又一次我吃坏肚子,从医院里出来的时候我长了狮子的嘴巴;后来,我又长了驴的耳朵,猫的耳朵,现在我的记性也不好了......没有人认得出我,我不得不整天呆在家里。我变成了一张桌子。”

“可怜的···桌子。”

说着,毛线从桌子上跳下来,离开了。

四条腿们发现自己的身上长满毛线。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直到妈妈打开家门……

图片/故事:柳盈川

展览将于年3月5日—3月27日在抓马宝贝中央广场举行,并分别于年3月13日/26日举办两期神秘的客厅版“毛线的故事”。这一次,不用进美术馆,三月来抓马体验艺术家为宝贝们特制的展览。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zz/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