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不讲武德的“武林人士”,又出现了。图源:观察者网这位名叫黄正斌的“太极大师”,11岁开始接触少林武学,练功41年,修行过各大门派武术,还自创了“天能劲源”养身功法。在上周观察者网的视频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四十年的功力。这一招一式,莫名眼熟。上一秒我还在震惊这位拥有强大元气波的台湾黄大师,下一秒能隔空挥手给女人丰胸的石家庄道人就来了。

3月17日,一段男子对着27名女性隔空乱划帮助丰胸的视频网上走红。男子被称作古鄗道人,声称挥挥手就能帮助丰胸、增高,吹吹气能治乳腺肌瘤、骨折,抓空气放入学员脑袋可为其增智。

该“仙人”称,这是利用宇宙能量治病:对一碗水画符能治百病。找他增高,一公分1.5万元起步。现在回顾马老师的“闪电连五鞭”,好像确实有点平平无奇。好笑之余,又觉得有些无奈,怎么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功夫大师”越来越像跳梁小丑了。01老外对中国功夫的10级滤镜2月份的StateofPlay直播上,《赦免者》开发商Sloclap公开了一款中国武术风格动作游戏《师父(Sifu)》。主角是一名白眉派功夫学徒,在家人被杀害后,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款游戏号称聘请了专业的武术指导,然而这位武术指导实际上是一个老外。这个人叫BenjaminCulos,佛山白眉拳法国分会传人,也是游戏创意总监JordanLayani的师父,该游戏的武术指导。Culos曾先后师从佛山白眉拳师刘伟新,并被其收为传人,还有中文名字刘奔。在Culos的指导下,游戏的战斗方式以白眉拳法为主,并有大量可以临时捡起来使用的武器道具,可以依据环境的变化能够做出特殊攻击。但专业指导的炫酷打斗并不是该游戏的真正内核。制作人Tarno说到,《师父》的真正含义就像茶道中的功夫一样,“功夫”一词不是指战斗,而是“通过练习而精通/熟能生巧”。游戏中的主角每一次被击倒,都会衰老一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功力也会增加,逐渐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这些老外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于功夫招式的表面,而是在深挖武术的人文内涵。同样还有一位叫JezrunBowman美国人,因为对中国功夫的热爱,在阅尽了中国功夫电影后,自己做了一款名叫《少林VS武当》的邵氏电影风格的格斗游戏。名字虽然叫少林武当,但是有多个功夫流派让玩家来选择,这款游戏虽然在steam上只有个评测数,却有92%的超高好评率,而且其中近条是来自全球其他国家。JezrunBowman在游戏中的背景、人物、招式、关卡的设计上费尽心思,他希望用这款游戏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令国人赞叹不已。说到功夫游戏,这款咏春功夫的巅峰之作——《热血无赖》(又名《真实犯罪:香港》)必须榜上有名。故事也是港片里常见的“无间道”剧情:玩家将以卧底警察沈威的身份,潜入三合会内部,消灭香港最凶恶的犯罪团伙。在这个游戏中,对于枪支的使用更贴合实际,主角同时只能携带两把武器,不过游戏丰富的近战系统,弥补了简化枪支操作的不足。玩家可以通过多样的踢技与连击,配合特有的破防招式进行多重打击;还可以利用环境物件:圆锯、公用电话亭、焚烧炉甚至冰箱门来打倒对手。而每次升级带来的点数都可以学习新的功夫技能。独立于普通战斗的咏春格斗系统也是一大特色,一套咏春连招的学习完成后,有时出招就能直接终结战斗。这款游戏的制作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风头不输当年的《GTA4》,在今天,《热血无赖》的故事仍在延续,将被翻拍成电影,还是甄子丹老师主演。老外对中国功夫的热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游戏之外,你也能看到功夫的“东学西渐”。一群黑哥们,因为对功夫片的热爱聚在了一起,由此诞生了一个嘻哈音乐组合,名字叫Wu-TangClan武当派。在首张专辑里,组合划成两派:武当和少林,象征他们在说唱时的两个对立面。《EnterTheWu-Tang》封面的36Chambers:指少林派功夫里常常提到的人体的36个要穴。他们的第一首歌开头就采样了电影中的对话:“少林太极拳和武当剑法。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么少林和武当将会非常危险,你觉得你的武当剑能打败我吗?”配合着采样于邵氏功夫片的旋律,这张专辑成为了嘻哈史上最伟大的专辑之一。由此功夫嘻哈开山立派,这群黑哥们儿成了祖师爷。当然黑人哥们儿的贡献远不止这些,YouTube上有一个播放量极高的黑人脱口秀段子,吐槽了这么一件事:打架的时候不要小瞧亚洲人,因为他们都会功夫。紧接着就是各种“不要招惹亚洲人”的视频在油管上的疯传,大家开开心心玩着梗,确实把中国功夫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然而,此时的国内在做些什么呢?02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一个自称功夫大师的人在30秒内被一名业余综合格斗选手击倒休克。中国东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了一场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的比赛。69岁的马保国是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他与50岁的综合格斗爱好者王庆民展开了一场万众期待的格斗,意在挽回功夫的部分声誉”

澳大利亚权威体育媒体《第七频道》大肆报道了马保国被击倒晕厥事件,甚至把这条新闻放在了UFC板块的头条,力压UFC嘴炮康纳等明星的新闻。

随后网友又爆出马保国因为嘴硬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并拿之前击败前英国MMA选手的案例吹嘘,逼得这位选手亲自回应:然后就是第二轮的国际群嘲。而之前被河南武术搏击类节目《武林风》吹得神乎其神的“武僧一龙”,历经国内几十场战斗无一落败的他,在拉斯维加斯,当他使出独门绝技“金钟罩”后,却被时役美国拳王的皮克索尔当场KO。于是这场比赛第一时间被吃瓜的媒体报道,而一龙从此接连滑铁卢,被泰国人和日本人KO。曾经的骄人战绩与现在的窘况形成的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一龙之前的成绩掺杂水分,名不副实。来自国外网友的嘲讽铺天盖地的嘲讽并没有让一龙放弃这个行业,他换了个方式,收起了拳头,开始拍电影打嘴炮,可反响平平,真正再次走进公共视野,是他和药水哥的约架。在虎牙官方宣布举办19-20年度的功夫嘉年华后,虎牙游戏主播药水哥在直播间口嗨要挑战一龙,并在微博发文

当事人。然后就得到了一龙本人的回应,在网友和虎牙官方的推波助澜下,这场“无厘头”约架正式拉开序幕。可当真正比赛开始,出现的却是这样的画面:在擂台上手舞足蹈的“腕豪”版药水哥(腕豪——英雄联盟角色)。页游般的战斗场面,还有乱斗中解锁的“甜蜜”爱情,结果也不出众人所料,不到三分钟,药水哥被一龙踢中要害,直接KO。这场闹剧事后还被一众网友取了个名字——《药问·收“棺”之战》。细细数来,却发现这些所谓的功夫大师,不过是打着中国功夫的幌子,为自己谋利罢了。如同开篇提到过的“台湾马保国”黄正斌,之前就被扒出在网上开养生讲座圈烂钱。不管是马保国,余昌华,黄正斌还是一龙,在其招摇撞骗的把戏被拆穿后,也从未承认过错误。“大师”们真的以为自己有两把刷子,自信已经让他们走火入魔。加上总有不怕事大的赛事方举办一些以大师跨界为噱头的擂台比赛,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武术格斗产生怀疑,质疑和讽刺的声音甚嚣尘上,一度波及到了功夫界的传奇——李小龙身上。年的8月,泰森接受媒体采访,谈到李小龙时说出了这样的话:加之那阵时间,大量还原李小龙镜头的电影《好莱坞往事》上映,一时间针对李小龙的争议彻底爆发,李小龙在死后几十年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相关新闻视频底下的评论区也充斥着对李小龙的质疑,外人嘲讽,国人质疑,也恰好呼应着现在的中国武术环境:没有流浪的大师,只有高居殿堂的小丑。03夹带私货的功夫梦看上去,功夫黄金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使得复兴中国功夫的重任似乎落在了老外身上,可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师父》的主角,一个穿着古朴练功服,脚踩老北京布鞋,留着辫子的现代人,配合公式化的“亚洲正确”长相,仿佛亚洲人的形象就该是这样。而当你游玩《热血无赖》时,则直接进入脸盲世界,沈威和他的好兄弟,若不是发型和胡须的明显区分,几乎分不出来谁是谁,统一的亚洲脸模板。更遑论因选角引发辱华争议的功夫超人“上气”,男女主选角不过真正引爆舆论的是电影中反派满大人的形象,因为他神似傅满洲。“傅满洲”是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笔下最著名的角色之一,最早于年在《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出现,是西方“黄祸论”的拟人化形象。瘦高秃头、细眉长眼,面目阴险的形象体现当时西方世界对神秘东方的恐惧。刻板印象是次要,最令人焦虑的是西方对武术的价值定位。仔细解析老外的功夫作品,逆袭和复仇的个人英雄主义似乎是永恒的话题,游戏《师父》虽然请来白眉拳师做武术指导,但游戏的故事思路似乎就是复仇之后,成为大师。俗套的好莱坞气息扑面而来。这部中国功夫巨星齐全的美国电影《功夫之王》,整个故事就是在帮这个萍水相逢的白人小子升级刷怪,而真正的功夫大师则充当“工具人”的角色。一个黑人小子,在“扫地僧”师父的辅导下,通过刻苦的训练,打败从小练武的中国娃娃取得武术冠军,《功夫梦》这个电影主题表达的更为直接:天赋大于努力。他们爱的不是功夫,是一个披着功夫壳子的美国梦。西式思维下的武术动作片,屌丝逆袭,以一敌百,确实让人热血沸腾,大呼过瘾。邵氏电影时代的功夫片,则是一对一式的战斗,注重对功夫艺术的解构,以及武术哲学的思考。武德的修行和塑造,是邵氏武侠片的精髓,也是传统武术的思想核心。正如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所说的,“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而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

我们从《Vista看天下》杂志出发,致力于讲述那些游戏世界里发生的故事。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yf/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