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粽叶飘香。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岑巩县易地移民搬迁配套学校——县第四小学以“扬民族精神、承中华传统、又闻粽叶香”为主题,举办了现场书画赛、包粽子亲子活动等,让端午文化走进校园,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引导学生在体验美食制作的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书画大赛现场,来自全校6个年级40个班级的多名学生代表,凝神静气、专心致志地依着自己对端午民俗的理解画着自己的作品。相同的“端午”主题,不同的风格类型,各异的表现形式,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夺目、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在一笔一画中得到涵养与升华。“我的这幅画叫‘赛龙舟’,这条龙非常的雄,就像中国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是龙的传人,我非常骄傲和自豪,画上的粽子和鱼是为了纪念屈原。”11岁的鲁晨曦,是岑巩县第四小学五(4)班学生,她告诉笔者,全家丛注溪镇搬迁到亚坝移民小区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学校不仅离家近,学习环境也好,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端午主题绘画竞赛,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操场上,粽香四溢,笑声弥漫。0余名学生家长与孩子们分别围成一团,卷粽叶、放米、捆扎,在家长的示范下,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边学边包,两个多小时后,0多斤大米变成了一个个满怀情义的粽子。亲子关系在共同劳动中得到增进,家校协作在共同参与中释放“合力效应”,传统文化在共同体验中焕发历久弥新的魅力。“今天这个亲子活动能够让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岑巩县第四小学学生家长谢光学说,此次端午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思,每一位家长积极性都很高,自己带柴火、粽叶和板栗,带着孩子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参加这样的端午文化体验活动很开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粽子。”岑巩县第四小学学生石杰和妈妈一同参加了包粽子亲子活动,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通过书写屈原的古诗《九歌.国殇》,更加敬佩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自己作为学生,更应该发扬屈原的爱国精神,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岑巩县第四小学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该校70%的学生是易地移民搬迁户和生态移民搬迁户子女。随迁学生如何了解民俗、传承民风、认同文化?岑巩县第四小学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重点,充分发挥家校共育优势,通过动员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端午节“画一画、学一学、写一写、比一比”系列主题竞赛活动,让孩子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端午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切实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我们学校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端午节前夕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活动,我们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文化传统,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感受到学校的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岑巩县第四小学副校长瞿文清说。(县融媒体中心何晓燕周燕陈昆)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编:张超

编辑:向美玲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ry/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