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下太吾绘卷珍馐美食知识
从去年上架到steam的国产佳作,作者表示要到年才会基本完成。《太吾绘卷》能展示出古代六艺杂学、诗词歌赋、建筑等等百科知识。除了玩法之外,《太吾》中出现了不少古书籍和古菜肴。 作为一种糅合了多种元素的作品,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一款文字类养成沙盒游戏。里面包含众多中国古代百科的知识。 仅攻略建筑上对应的书籍名称,我们在古书上基本上都能查到对应古籍记录 我简单列举下, 音律类书籍有: 《蔡氏五弄》 《胡笳十八拍》 《乐府杂录》 《碣石调幽兰》 《广陵散》 诗书类书籍 《初学记》 《翁立对韵》 《翰墨志》 《九势》 《孔雀东南飞》 品鉴类书籍 《煮泉小品》 《酒谱》 《十六汤品》 《茶酒论》 《太观茶论》 《北山酒经》 厨艺书籍 《四民食录》 《宋嫂食谱》 《本心斋食谱》 《汜胜之书》 《烧尾食单》 《山家清供》 《食经》 《齐民要术》 此上书籍古书基本都能查到记录。今天我不从大处分析制作有多么好,因为猫仙人是个胖子,但从吃货方面着手分析下该作品制作之精良考究。 说及菜式,可能游戏中有许多菜名都让人耳目一新,这里就试着为各位解读几道只流传于古书中的菜肴。单从菜品简介就让人垂涎三尺。 “豪客习武行江湖,小民倚灶斗相枢。 石锅烹过千般艺,玉箸夹来万卷书。 璇女少林皆低首,峨眉武当尽诚服。 妖孽饕餮天下饿,尚幸人间有太吾。 ——辽东燕山太吾村三世食神、赶集之王、呆物专精太吾广大” ——此诗句来自某位玩家创作,专精厨师线路。 攻略食物图,一级食物为最高级别 拨霞供 拨霞供是河南省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 据史籍记载,宋代士大夫阶级崇尚野味,食野兔之风尤盛。“拨霞供”即“兔肉涮锅”,是当时风味菜肴之一。拨霞供,即涮兔肉,崇安传统名菜。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淳佑年间(-年)。福建泉州人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游武夷六曲,访至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林洪照做,将热汤中的肉片中反复拨动,而肉片色泽宛如云霞,便将此佳肴取名为“拨霞供”,并作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 从此,此菜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延续至今。据查,林洪《山家清供》为我国记载涮兔肉最为详尽的第一部饮食著作。崇安“涮兔肉”选料讲究、刀工精细,保持了传统风味,中外游客食之赞不绝口。 一说后来的北京涮锅,四川火锅原形均来自拨霞供。 枨醋洗手蟹 披绵珍鯗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 ——陆游《醉中作》 中国人吃螃蟹是非常有历史的。最早谈及吃螃蟹的事情,是东汉人郭宪的志怪著作《洞冥记》,里面提及在西域的“善苑国”吃到了螃蟹:“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及至魏晋之后,食蟹已经成为寻常事,到了宋朝更有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这种专门研究螃蟹的专业书籍,其中除了介绍螃蟹的习性之外,对美味佳肴自然也是不可放过。除了白煮、蒸制、快炒、油烹之外,还有追求至鲜至美的极致吃法,就是“蟹生”。 日本岛国生吃鱼肉的方法叫做刺身,最早由来肯定也是古时我们的天朝上国 所谓“洗手蟹”,指的乃是从点菜到上菜,犹如电光石火,食客去洗个手的功夫,菜已经搞定了。傅肱《蟹谱》中记载道:“盥手毕,即可食,目为‘洗手蟹’。”这个做法便是将活螃蟹折去双螯,去其节肢,然后将其剁成方寸碎块,拌以佐味调料,即刻上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到,当时旧京汴梁的大小食肆之中,“洗手蟹”乃是最受欢迎的流行菜式,上至皇帝权臣,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其喜爱有加。 那么所谓“枨醋”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的“枨”,即是橙子。取当季新橙肉,搅打成泥,与鲜醋拌之,即是蟹肉最好的调味料。河蟹与海蟹不同,其肉细嫩鲜滑,但往往带有河泥腥气,生蟹尤重。橙香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气味,同时更以柔和的果酸提点螃蟹的丰腴之美。 另外,《蟹谱》里记载了一种更独特也更讲究的方法,是以“梅卤”代替醋,浇在生蟹块上,再拌以花椒末和橙泥。所谓“梅卤”,即是将青梅果拌上盐进行腌制,密封在容器内,置于露天晾晒,时间一长就会生出酸汁,即为“梅卤”。史料中言,其味清新而口感厚重,亦酸亦麻,而其鲜香更难以言表,既新鲜又劲爽。我们古人才是穿越古今的硬核美食家。 石髓翡翠塔 所谓“石髓”,目前来看,很像是魏晋时期吃药文化的一种延伸。今人考证,石髓应当等同于“石钟乳”,就是自然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物。 当然啦,为了美化它的价值,古诗词和记载之中大多数将其描述为神仙佳肴,也用其入药。比如说《本草纲目》对石钟乳就有详细的记载,可治劳累久咳、急喘不停、吐血损肺、冷泄水止等症。 石髓在细分类目中是石钟乳的上品,其味“重而有力,煎之似盐花,喷起皎洁如霜,是真所谓石髓,久服肥健,以酿酒尤宜,功过钟乳。”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讲到:魏晋名士喜欢服药修仙,其中便以“五石散”为代表,研究《老子》《易经》的何晏就是吃这个的祖师爷,同时还有竹林七贤等等,一时间蔚然成风,《抱朴子》、《黄庭经征验》、《晋书》中对此亦有记载。 因此,在宋朝,“石髓羹”也成了一道名菜,被写在《东京梦华录食店》的记录里,大概是借个神仙的名头,讨个吉利。 至于说“翡翠”,就需要说到它的原料“玉芦笋”。我们的吃货祖先,对于芦笋的食用记载一点不亚于其他著名的菜肴。譬如一个微小的例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耳熟能详的诗句里,看起来讲的是风景,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说吃——这里讲到的“芦芽”就是指幼嫩的芦笋,毕竟赋诗的苏东坡先生自己就是留名青史的大吃货嘛。 同时期的欧阳修则更进一步:“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具体说到了芦笋的烹制方法,是与鲥鱼同炖。 但是游戏中的“石髓翡翠塔”乃是一道素菜,那么大概就不会和鲈鱼发生关系了。芦笋其味清香脆嫩、润滑鲜美,适合各种调理,用以作羹汤尤为上佳。 因此,我觉得“石髓翡翠塔”大概就是今天的“竹荪扒芦笋”,取石钟乳之色白以形容竹荪,以同制的芦笋垒成塔状,以其鲜绿比作翡翠,两者同为石中至宝,又是同出天然,可称上乘佳品。 大繁若简、大成若缺、大智若愚看似简单的菜肴深合老子的思想 在此引证下这个道理,摘一下金大侠《射雕英雄传》一个黄蓉做蒸豆腐的内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本是出自唐诗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在小说中,被黄蓉拿来当菜名。如此雅致的名字 到底是道什么菜呢? 蒸豆腐。 这道菜是黄蓉的拿手菜。你可知世上的菜,多是用料越复杂,菜的味道就越精美。若是好吃,也并不能都因大厨的手艺巧妙,可能是用料讲究占了上风。 而越是平常的菜,越能显出厨艺。 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先用一只火腿挖出二十四个圆孔。 再用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小球。毕竟,“明月”总不能是方形的吧。 将豆腐放入火腿中,扎住火腿去蒸,蒸熟后火腿的鲜味儿就浸到豆腐中。 弃去火腿,只留这二十四只豆腐小球,便是“二十四桥明月夜”。 这道菜跟红楼中的“茄鲞”是异曲同工的。刘姥姥听说这菜是茄子做的,就诧异地笑了:“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 可不是,豆腐都能跑出火腿味儿,茄子也能跑出鸡肉味儿。 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消灵炙 这道菜今天已经失传,但它与王公贵族的关系非同小可。今人考证,消灵炙可能是史上最神秘的烧烤,没有之一。 其记载来源于唐代笔记小说《杜阳杂编》中的《同昌公主外传艳异编卷十五戚里部一》,这段故事讲的是唐懿宗之女同昌公主出嫁,皇帝赐给公主的嫁妆,其中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差不多能开一个百宝库。 其中金银之类都算寻常俗物,更有珍珠帐、玳瑁帘、鹧鸪枕、翡翠匣、澄水帛、九玉钗等等闻所未闻的财宝,还有炎炎夏日可穿其消暑的“狐白裘”,凛冽冬日以单衣御寒的“火蚕衣”等等。 在后世的《太平广记》中记载,“消灵炙”这道菜是以鹊舌为引,羊心尖肉为主料,历经极度复杂的工艺,最后烤制而成,一只羊身上只能取四两肉,足见其珍贵。而且烹制之后,此肉经历夏天,仍能完好如初,毫不腐败,可谓神品。所谓“消灵”的意思,大概是说好吃得令人感到魂飞魄散之意。有鉴于这是帝王家的菜肴,本太吾想起来感觉有点匪夷所思:普通石锅是怎么做出这道菜的呢? 醍醐七珍鲈 这道菜的引子是四鳃鲈,四鳃鲈就是松江鲈鱼,因松江鲈鱼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松江鲈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并非仅限于松江所产,据记载,以前我国沿海广泛分布,但松江府的最为有名,被乾隆御赐为“江南第一名鱼”,在近代也是招待贵宾的佳肴。 四鳃鲈鱼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宾客,因席上无鲈鱼引以为憾。有异人左慈当着曹操之面在许昌魏王宫池子内钓出鲜活的松江四鳃鲈鱼当即烹煮的故事。此事也记载于正史《后汉书·左慈传》,可见松江四鳃鲈鱼早在汉代便传誉天下了。 醍醐则可能有多种解释,本意是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佛教中也用醍醐以比喻佛性,也有比喻美酒的用法,还可能是指醍醐菜。仙剑里面,醍醐香具有迷幻致眠作用。 而七珍一词,应该是出自佛教用语“七珍八宝”,“佛教七珍”又称佛教七宝,即金轮宝、主藏宝、大臣宝、玉女宝、白象宝、胜马宝、将军宝七种奇珍宝物,在这道菜里可能是代指七种食材。综合来看,醍醐在这里的意思也是取醍醐灌顶之意,形容的可能是吃这道菜的感受。 总结: 上面列举的菜肴,仅仅是《太吾绘卷》众多菜肴中的一部分。其他学科建筑、音乐、算术、锻造、瓷艺肯定深挖也能发掘出让人惊艳的古人智慧。不禁感叹,中华文化技艺如此众多,仅凭游戏这种题材也知识展示其一小部分。猫仙人印象深刻的《中华小当家》美食动漫,今天经猫仙人查询典故,才觉得日本漫画作者顶多发现中国美食冰山一角而已。 说起来,猫仙人希望国内大厨能潜心从古籍中发明创造出已经失传的神秘菜肴。增强大国美食文化影响力。 从科技到文化,从深度到段子,猫仙人给您手机app种上神奇的豆子,提供各种实用app应用。时下热门海外AppStore付费应用免费游玩,欢迎小伙伴上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cd/4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国贼赃销货地,中国豪车原配件最多的农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