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在温哥华变成双方白热化对峙法院
李从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02683.html 温哥华港湾(BCbay. 抗议人士中包括许多华人,也有其他族裔的居民前去支持。冒着冬季的凄风苦雨,还24小时轮班抵制,这些华裔妈妈、爸爸、老人们坚持看护工地大门的精神让人感动又惊讶,如此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华人移民来讲并不多见。 几乎所有的华人都极其注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但政府宣布兴建的拥有78个居住单位的两幢组件屋距离一所小学仅25米处。联想到大温地区一些学校操场和儿童游乐场惊现的吸毒者针管,怎能不让华人家长担心?笔者支持政府兴建流浪者庇护所保护弱势人群,但也实在不明白政府怎么就选择这样的地点,把一件原本挺好的事情,变成白热化的双方对峙? 如何看待强烈抗议的马宝区华裔居民?华人圈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他们的抗议方式过于激烈,而且是为了一己私利,担心孩子的安全,也忧心房价的下跌,并没有从大温的全局考虑,还可能影响华人形象。一名网友评论,“每个城市都有这种建筑,总不能都建在Surrey,Langley吧,也不能把这些人都抛弃”。 抗议者言行被部分人批评为邻避现象,英文涵义是“NotInMyBackYard”,简称为“NIMBY”,即一般所谓的“不要在我家后院”,指的是当国家推行某些对社会整体而言是必要的政策时,政策的目标地区却强烈反对把当地作为政策目标的草根运动。邻避现象展现出特定的大众自我矛盾的态度:原则上赞成政府施政的目标,但该目标的预定地不能与我家“后院”毗邻。邻避现象广泛存在于诸如兴建监狱、工业区、游民收容所、核电厂等许多领域。 另一类华人的观点是表示同情,“可怜的家长们,本以为带子女来加拿大能受好的教育,结果……”;或者表示愤慨“这就是所谓西方民主,假民主”,因为据媒体报道,华裔居民不满市府不愿或惧怕与区内居民商议选址,未同居民协商就宣布兴建,认为如此的公众咨询没有诚意。温市府则是另一种说法,“市府已在11月10日前,完成搜集附近居民意见程序。” 进入十二月后温哥华天气开始放晴,但马宝区流浪者庇护所的僵局仍然没有放晴的意思。此事到底会向何种前景发展,十分让人担忧。禁制令颁布后,抗议者不配合的话,可能被逮捕,事情将越闹越大。配合的话,就意味着引发强烈争议的组合屋真要建立,那么将来此社区的人如何友好、和谐相处?这难道是政府的本意,把定时炸弹安置到一个本来生活平和的社区?唯一的解决方法似乎只有政府严格把控庇护所居住者的素质了。 一边是需要温暖住所的流浪汉,一边是表达正常诉求的当地居民,笔者一时困惑,不知道该站到哪一方?更为困惑的是,政府既然有心给流浪汉送温暖,为何到了寒冷冬季才想起来给他们建立更多庇护所,是不是时间有点晚?再有,为什么非要选择容易引发居民抗议的地点,距离一所小学仅25米处啊,真是会选择地方,应该是涉及开发商的利益了吧? 大温地区本来就是多种族裔、文化并存,引导各类人友好、包容共处,应该是政府的责任,但现在似乎反过来了,政府不是给大家减压,而是增压,管理方式让人迷惑。看看一篇英文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下,网友已经吵成什么样子了,各有各的观点,谁也不服谁,不同族群之间的对立和隔阂似乎因此事在扩大。真是让人为政府发愁,一个挺好的事情,如何就闹成了今天的双方对峙局面? 反对抗议者: “如果你被迫沦为无家可归者,但看到有人却在抗议政府帮你建立未来家园,会是什么感受?” “应该用水管向抗议者喷水,这样他们就能感觉外面多么寒冷了。他们是幸运的,可以回到温暖的家,换身干净的衣服。” “不是所有的无家可归者都是一样的。有些无家可归者是好人,在生活中不走运并非他们自己的过错。那些该死的小偷和吸毒者应该被禁止入住,政府需要对将来的Marpole庇护所居民进行强制性药物测试。” “有钱的亚洲人带着血汗工厂的低税金钱进来,把房子价格抬到高达数百万元,让加拿大出生的公民买不起一个衣柜来居住。” “这些示威者应该被逮捕,并被罚款.....他们中有些人可能在加拿大不付税,有权利抗议吗?” “加拿大是包容性国家,因此,无论你们这些Marpole居民是否喜欢,无家可归者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这个理念你们不接受,可以离开到其他国家居住。“拯救我的孩子”的标语只是一个宣传方式,其实你们并不关心孩子,这是NIMBY问题(邻避现象)的烟幕,你们 “作为出生在Marpole的居民,我不得不反对这些抗议者。我们欢迎新移民(可能有钱,可能不会),但我们也需要照顾加拿大本土人。他们可能住在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地方,靠近或不靠近学校,但是我们需要照顾社会上的弱势人群。在我看来,这(马宝区兴建流浪者庇护所)可能是一个好主意,也可能不是,将来才会知道。如果不是的话,我相信温哥华市政府会介入并纠正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邻避现象,不想让无家可归者住在家附近,我可以理解此想法,但是照顾生活中那些不走运的人,正是我们加拿大人该做的。” 支持抗议者: “抗议者是对的,这将给邻近社区带来更多毒品和犯罪。如果政府早点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就不会有这些人抗议。相反,政府一直把重点放在人口增长上,这样他们可以收更多税。无家可归者问题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变得非常糟糕,很多年以前就该引起 “我曾是一名无家可归者,有精神健康问题,但不吸毒,能够工作,曾经两次失业。当我住在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时很难与吸毒者相处,所以支持Marpole居民抗议,收容所会伴随而来毒品和犯罪问题。BC住房和心理健康部门告诉我,我必须成为一个吸毒者或砸窗户、袭击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地方住。社会上有很多单身妈妈,爸爸还有学生,希望可以找一个地方称为家。我虽然交税,却不被允许获得不错的地方住,因为我不是吸毒者或罪犯。” “当政府在Abbotsford建造模块化的无家可归者住房后,它就成了城市的麻烦和垃圾中心。从那时起,问题就像触手一样蔓延开来,接着抗议吧,马宝区的居民,你们是对的。” “他们当然有权抗议,就像你有话语权一样。” “任何居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纳税人我们期待政府做好管理城市的事情,而不是制造仇恨和冲突。” “我支持抗议者,这个位置不适合兴建流浪者庇护所!温哥华市政府忽视了这个问题的实际。” “Kamloops最近在一所小学旁边为无家可归者开了一个冬天避难所。结果在学校操场上发现了针头和粪便之后,当地政府不得不修建围栏,派出警察巡逻,清理这些危险杂物。” 本文首发于“这才是温哥华”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cd/4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现千头猪中可能有一头有这宝贝据
- 下一篇文章: 观想篇6四加行曼扎观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