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妈妈做错一个动作,男童窒息身亡记住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9047.html 刚进年,本来年初大家都是欢欢喜喜准备过年的,但接连看到几个孩子发生意外,甚至丧命的新闻,心情特别压抑。 这一个个原本鲜活的生命,转眼撒手人寰,看得真是太痛心了。所以小编花了很多心思,把一些最常用到的急救措施,以最简单易懂、容易记忆的方式整理出来,希望能让更多的父母掌握,关键时刻能救孩子的命! 当然最希望的还是,你永远都用不上。 异物卡喉 把孩子倒立起来控异物 不仅没用,反而更要命 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时间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月3日,广西玉林,一名6岁男童吃花生时被噎窒息,最后不幸身亡。而在此过程中,家长用的却是错误的急救办法…… 电梯里的监控显示,1月3日18:15,一名红衣女子倒背着一名已经昏迷的孩子跑进电梯。 红衣女子显得十分着急,在电梯下降的过程中双手牢牢抓住孩子的双脚,不停抖动,甚至将孩子倒扛在肩膀上,不断用手拍打孩子背部,但孩子都没有反应。 医院的医生介绍,孩子在10医院,但当时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经停止,医院将近1个小时的抢救仍然没有挽回生命。 医生指出,在整个送医过程中,红衣女子使用的急救方法是错误的。 关于孩子卡喉处理不当,而送命的新闻数不胜数: 上海四年级小学生吃饭噎死; 3岁男童吃馒头被噎死; 女童吃龙眼被卡身亡; 甚至奶嘴脱落,导致宝宝出现呛噎危险......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名。 新闻中,广西急诊科医生说: 很多人都会采取倒立的办法,但这个不对,因为孩子的脊柱发育包括骨骼发育都是不完善的,倒挂并且甩动很容易造成颈椎甚至胸腰椎的损伤。 正确的方法是: 当身边有人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时 应第一时间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法的实施分为成人和小孩,两者操作有所不同,但其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使其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向上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孩子发生异物阻塞,要这样做 第一步:辨识 当孩子脸色青紫、四肢挣扎、无声哭泣时 很可能是发生气道阻梗。 第二步:准备 将孩子胸部的衣服除去,迅速抱起孩子,脸朝下,头部低于胸部。 用手托住头部及下颌,另一只手的掌根在肩胛之间用力拍背5次; 抓住枕部,前臂贴住孩子的背部,用三明治的手法翻转,面部朝上,保持头部低于胸部,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下方进行5次冲击; 第三步: 持续交替,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大人发生异物阻塞,要这样做 第一步:辨识 确认这个人是不是发生被异物阻塞喉咙的状况; 第二步:准备 站在患者身后,用弓箭步站稳,双手穿过患者的腋下,环抱住他的胸腹部;一只手找到患者的肚脐眼,另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包住握拳的这只手准备; 第三步:冲击 向患者的后颈部连续冲击 直到异物被冲出为止 与此同时,一定要及时拨打,第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宝宝坠床后 急着马上抱起来 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 先观察15秒,再抱 不就是从床上摔下来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有几个孩子没掉下床过?! 这在大多数妈妈看来可能再不平常不过的小意外,也许我们都是幸运的大多数。但,也有不少孩子这一摔,便和妈妈天人永隔了!这可能都源于家长的:没在意、做错了、大意了…… 1岁女孩子坠床2天后脑死亡 ▼ 因宝宝坠床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年儿童伤害病例中,跌倒/坠落是急诊病例最常见的伤害类型。其中,1~4岁年龄组占比最高。 不管是数据,还是新闻,都在警告着“以为坠床是小事”的家长们:儿童头部占全身比重较大,头骨发育不完全,从高处坠落时若头部着地,头骨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极易引发头骨和大脑之间或大脑内的细小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压迫大脑,造成颅内损伤,甚至死亡…… 发现宝宝掉到床下面去了,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一个健步冲上去,赶紧抱起哇哇大哭的宝宝。 但,这样做很危险,可能就是这一最本能的动作,将宝宝置于险地: 急着安抚哭闹的宝宝 很可能忽视了身体内部的伤 一把抱起宝宝 可能对脊椎、颅骨、四肢等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 先观察15秒 看有无肢体不能动、呕吐、神情异样 大多数宝宝坠床后,可能都仅仅是轻微的磕碰、擦伤,或基本没什么事,如果周围没有危险的尖锐物品,妈妈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观察宝宝的肢体活动情况:有没有手脚或胳膊腿不能动的情况。如果宝宝的肢体活动自如,说明没有摔坏哪儿,不用太着急 观察宝宝的情绪状况:如果宝宝坠床后大哭,神情清醒,或明显感觉到是被吓哭的,这样的情况基本无大碍 观察宝宝有无严重外伤:没有严重出血、肿大或其他严重外伤,也不用太担心 通过15秒的大致观察,上面这些情况的宝宝,通常来说都没什么大事,只是受到了惊吓,摔疼了、委屈了。 若出现下面这些状况,医院: ◆神志不清,叫名字也没反应 ◆精神倦怠、眼神呆滞,对原来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劲 ◆剧烈呕吐,尤其是喷射状呕吐 ◆肢体不能活动,或一动就疼得大哭 ◆不爱吃饭,老爱睡觉 ◆情绪暴躁不稳定,或无缘无故哭闹 ◆口齿不清、走路不正 ◆呼吸困难、发生惊厥 这些状况,提示宝宝可能存在颅内损伤、出血或肢体有骨折、骨裂等危险情况,医院检查治疗。 抱起宝宝后,再次检查身体 并严密观察48小时 经过15秒的观察后,如果宝宝没大事儿,就可以把宝宝赶紧抱起来了。并再次检查一下: ◆头上有没有肿块 ◆身体有没有出血或淤青 ◆四肢活动是否灵活自如 还有一件最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宝宝坠床的2天内,都要非常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精神状态!之前的那些新闻,就是因为大人以为没事,宝宝越来越打蔫,最后出了大问题。所以:48小时内要主要观察宝宝,有没有: ◆持续呕吐、头痛 ◆精神异常、情绪低落 ◆嗜睡、叫不醒 ◆爬行状态和走路姿势和平常不一样 ◆出现斜视、口齿不清 发现这些状况,都要考虑到是不是因为坠床导致了宝宝受到了严重伤害,保险起见,坠床后的2天内,若发现宝宝异常,医院检查。 宝宝流鼻血 仰头、堵纸团 可能造成感染,甚至窒息 正确的做法是: 应该低头、按压鼻翼 3岁的孩子一直流鼻血不止,妈妈让孩子仰起头止血,医院,医院之后,还是晚了,孩子没有抢救过来。 医生告诉这位妈妈,本来流鼻血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也不会立马要了孩子的命,但是孩子一直仰着头,导致血液流入咽喉部,最后被误吸致死。 本来妈妈觉得,仰着头也许血会流得慢一些,慢慢就不流了,但是没想到,因为自己的错误竟然害了孩子。 对于流鼻血,家长们,尤其是老人,总能找到各种止血偏方: 捏住鼻翼上方、仰起头、塞纸团、按虎口穴位、往脑门上拍凉水右边鼻孔出血高举左手,左边鼻孔出血就高举右手……但这些通通都不对! 高扬起头很危险 高仰起头让鼻孔朝上并不能止血,只不过是血不会再从鼻孔流出来,但血液会倒流到咽部,很容易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死亡。如果鼻血被吞咽进了胃内,就会刺激胃肠黏膜,产生胃部不适乃至呕吐。 用纸堵住伤口可能会感染 用纸团塞进鼻孔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但是崔医生说塞纸团并不一定能止血,万一纸巾不够干净,直接接触了伤口,还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率。如果一定要塞,最好用消毒的脱脂棉球塞入出血侧的鼻孔进行压迫止血。 宝宝流鼻血,正确的做法是: 按住出血一侧的鼻翼,先往里再往上推。可以使压迫面积变大,止血的效果会更好。在按住鼻孔后,低下头来压迫止血。 宝宝烫伤 乱抹牙膏、酱油 可能加重伤情 正确的做法是: “冲脱泡盖送” 冬季是宝宝发生烫伤的高峰期,家里随处可见的热汤热水、取暖设施,都是会导致烫伤的隐患。 前阵子我们邻居家的小姑娘就被烫伤了。她是在妈妈做饭的时候,碰翻了一锅热汤,从手臂到脚趾全被烫出了泡,一时间爷爷抹牙膏、奶奶涂酱油,妈妈去翻夏天的清凉油……全家一通手忙脚乱。 医院后,家长被医生训斥了:瞎给孩子抹东西,反而加重了伤情。 创面涂抹牙膏、漱口水这些成分复杂的物品,会侵蚀创面,甚至造成感染。 创面沾染黄酱、酱油这类物品的颜色后,会影响医生对创面大小和深度的判断。先要处理掉这些麻烦,再进行判断治疗。耽误时间不说,还遭了更多的罪。 冰敷,会导致伤口下的血管强烈收缩,加重组织的损伤!让伤口更严重! 正确的处理烧烫伤的方法是: 冲 宝宝被烫伤后,立刻!马上!坚持不懈的!用凉水冲!就算还穿着衣服也没事,先抱过来用凉水冲 脱 在冲凉水的同时,把遮盖着伤口的衣物往下脱,这时候就别想着衣服贵不贵了,如果衣服厚,不好脱,就用剪刀剪开,避免衣服的纤维会粘在伤口上。如果伤口处没有衣物,可以省略这一步。 泡 冲到孩子不会那么痛时,就用同样温度的凉水去泡,冲和泡加起来大概30分钟。谨记用凉水就可以了,千万别往里加冰!这样可能会进一步损伤患处。 盖 泡完水观察一下宝宝伤口,如果只有一点点红,并没有起水泡或者破皮,就在家自己涂一些烫伤膏,其他东西不行! 如果被烫的地方,已经有明显的伤口和水泡,不要自己处理,用干净或者无菌的纱布,盖在伤口处。 送 如果宝宝被烫的地方,已经有了明显的破皮和水泡,或者烫伤面积比较大,就涂完烫伤膏后,用赶紧、无菌的纱布盖在伤口处,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宝宝溺水 倒背着空水 反而可能呛水窒息 正确的做法是: 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溺水虽然是夏天高发的意外,但冬天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家住泉州的张女士带7个月大的宝宝到一家母婴店游泳。张女士出去买奶粉,将孩子托付给店员照看。后来意外发生,带着泳圈的孩子在游泳时,突然向前一倾,翻倒在水中,整个脸全浸在水中。 刚开始孩子的挣扎幅度很大,后来是越来越小。而在溺水近46秒后,才有工作人员跑过来把孩子抱起来。但当时孩子的嘴唇已经变紫,整个人都没有反应了。 这张照片是 一个大人倒背着一个溺水的孩子控水 曾一度被人们称为“最美的背影” ▼ 但这样做不仅无济于事 反而可能造成孩子呛水窒息 如果发现孩子溺水,正确的做法是: 清除污物 清除孩子口内如水草、泥土、呕吐物等堵塞物。并将舌头拉出,以保持呼吸通畅。 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根据孩子口鼻的大小,如果是比较大的儿童我们可以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如果是小婴儿我们可以进行口对口鼻的吹起。 吹气的时间1秒钟,间隔的时间1秒钟,两次通气大概4秒钟完成。只要看到胸部或腹部有明显的起伏就可以了。 根据孩子身材大小做胸部按压 吹了两口气以后,做胸按压,按压的深度大约5厘米,或者是整个胸壁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按压的频率是每分钟至少次。 3岁以下的小婴儿,可以用两指在胸部两乳头中线下方进行按压; 4、5岁以上的幼儿,手掌按压在胸部的正中间,掌根的位置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和胸骨交界处,放上去,进行单掌按压或者是双掌按压。 做心肺复苏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治,或及时送医。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可能最孩子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的意外,平时还可能发生很多小意外,毕竟,养娃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呢。 平时发生的小意外 该如何正确应对 ↓↓↓ 擦伤 就是我们常说的“擦破点皮”,伤口有微微渗血,出血量不大。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受伤时地面土渣沙粒,嵌入或划破皮肤的脏东西要慢慢地清洗干净。 消毒伤口。清洗后,如果创伤面不大,宝宝能耐受,等伤口晾干后,用络合碘(碘伏)轻轻擦拭。 若创伤面较大或处理后仍有渗血,需用无菌或医用纱布简单包扎。医院治疗。 裂伤 就是常说的,“磕破了个口子”,通常伤口较深,皮肤全层裂开,出血比较多。宝宝额头意外猛烈地撞到尖锐桌角,导致头皮磕破口子是最常见的裂伤情况。 盖:若是小伤口用创可贴贴住即可;若伤口较大,可用无菌纱布、干净毛巾盖住。 压:用手直接压住已盖好的出血处,压10—20分钟。出血多的时候,用手指压住伤口处接近心脏端的动脉,以及临近的骨头上,阻止出血。 包:用急救绷带、消毒纱布、胶带把伤口简单包扎好。 若伤口较深,医院,让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缝合及打破伤风针。 挫伤 就是“血肿”,俗称“青包”。挫伤时外表看皮肤是完整、没有伤口,但皮下组织已经损伤,皮肤表面表现为出现淤青或血肿。 24小时内,冷敷 可用冰水浸湿毛巾或薄毛巾包裹冰块后敷于患处。如果找不到冰块,冰毛巾,可以去便利店买退热贴,冰冰的效果一样ok。这样使血管收缩,止住皮肤内层毛细血管出血。 24小时后,热敷 用过温毛巾热敷受伤部位。为的是消除血肿。可配合使用外用药物如红花油、扶他林等,如果宝宝还小,建议使用儿童专用的跌打损伤药。 被猫狗抓咬伤 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冲洗局部伤口(5-10分钟)。并同时机械地挤压伤口,将污染的血液和毒素挤出。尽可能让孩子安静、放松,不要有大活动,以免毒素扩散。 及时就医,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真的不希望过年前,再有儿童意外的发生了。不!但愿所有宝贝,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快乐长大。 下周五(1月18日),我们会开团一个内容非常好的急救课,希望妈妈们不要错过~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标题: 2岁前不戒奶瓶,孩子后半生太遭罪,别不当回事 流传最广的十个育儿谣言,7大儿科专家为你辟谣 今年流感异常凶猛,儿科爆满!宝宝出现这4个症状,可能是中招了 养娃5年,我终于过了当妈路上最大的坎 一部真实的影片告诉你,你情绪失控的样子,在孩子眼里有多恐怖 宝宝大动作发育通关路 妈妈和moony酱一起守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zz/7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双峰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村民乐开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