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海洋里弘扬中医药文化北京中医药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于年9月建成开馆。它是一座收藏丰富、内容系统的专业性博物馆,包括中国医学史展厅和中药综合展厅两部分,展出面积约平方米。 自建馆以来,该馆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和国内外中医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在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年,随着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建成,可使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医史部”收藏历代医药文物余件,善本医籍种。《中国医学史展厅》以中华文化为大背景,同时以中国医药发展史成主线,通过各个时期的医药文物,再现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祖国医学的主要成就;“中药部”收藏各类中药标本多种,约余份。展陈包括《中药综合展厅》和《药用动物展览橱窗》两部分。《中药综合展厅》陈列常用中药近种、多份中药标本,另有药用动物剥制与药用植物浸制标本近种及数百幅药用植物彩色照片。博物馆还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华医学与文物》《药用动物学》《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等选修课程,还将进行科普讲座,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全方位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馆藏展品 针灸铜人 在北中医博物馆四楼中国医学史展厅不同位置有三位针灸铜人,他们分别是光绪针灸铜人、太喇嘛针灸铜人的复制品以及国礼版针灸铜人原模等比缩小的铜人。曾经的教学、实操考试用具,如今更是中医药的标志之一。 马宝 马宝是博物馆中药综合展厅中的展品,是镇馆之宝之一。其直径为12.5cm,重为g,光亮、圆滑,实属罕见。 马宝是马的胃结石,为马的病理产物,资源十分稀少,为较贵重的中药,具有镇惊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痰热内盛,神志昏迷,惊痫癫狂及痈肿疮毒等症。 青花乳钵 青花乳钵是博物馆中国医学史展厅中的展品。为清·嘉庆年间的青花乳钵,臼高5.5,直径14.5,杵长11.5,有多年使用痕迹,通体饰以缠枝莲卷草纹,杵与钵是一套,周身也满是相同纹饰,在此种文物中较稀有。此物既可研磨药物,又可研磨其它较松脆的物品。 乳钵是加工研磨矿物药的重要工具。目前传世乳钵以清代、民国为主,多出自于各地老字号的中药店堂。 黑陶觚 黑陶觚是博物馆中国医学发展史展厅的藏品,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多年前的一件陶器。出土于山东地区。这是一件用快轮技术制做的胎厚不超过1毫米的黑陶酒具。烧成温度达度左右,此类陶器通称“蛋壳陶”,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此件器物上就带有镂孔纹饰。 特色活动 每年一度 中药辨识大赛、博物馆讲解比赛、博物馆文化周 社区讲座 《药食同源话健康》《药膳及养生膏滋的制作》《保健灸与艾条制作》《中华传统养生功法》《中医美容保健》等 科普课程 《中国道地药材》《我是小神农——中药的味道我来尝》《中药的颜色》《奇妙的药用动物》《身边的药用植物》《中医药里的世界之最》《夏至与酸梅汤》《中医话端午》《甲骨文里的医学》《趣味中医药知识揭秘》《医学雕版印刷》《针灸学史话》《保健穴与艾条的制作》《香囊文化》等 “北中医博物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pz/9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众秀国际影城香河店年2月4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