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与李小龙是一路人吗都改变了中国人的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m.39.net/pf/a_4762338.html 只不过一个是正面形象,一个是负面的。 随着《人民日报》的一篇名为《人民锐评 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的评论文章,B站下架了所有关于马保国的鬼畜视频。 ▲现在再去B站搜“马保国”,出现的都是这。 在这之前,全网都沉浸在一片“我大意了啊,没有闪”、“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的全民狂欢中。 然而,前两天是“李小龙诞辰80周年”,这个话题连个热搜都没上。 一个是打着中国传统武术的旗号,干着侮辱中国传统武术的腌臜事,到头来赚得盆满钵满的马大师。 一个是以一己之力将中国功夫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词汇“KungFu”,并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人的偏见,将中国人正面、阳刚的面貌展现出来的武术家。 二者对比之下,你就会痛惜,“马保国们”这些假大师,实则与汉奸无异。 1一己之力改变华人在西方的形象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可上溯到古希腊希罗多德时代,但直到马可·波罗时代才开始形成较为清晰的中国形象。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盛,西方对中国寄予美好的乌托邦想象,其中国形象的塑造处于“崇敬时期”。自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中国国道渐衰与西方文明的兴起,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现代意识形态所否定与排斥的“他者”,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随之进入“蔑视时期”。 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前后“黄祸论”在西方的盛行。 该词盛行自著名版画“欧洲各民族,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俗称“黄祸图”),其草稿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执笔,然后由画家赫曼·克纳克福斯完成,当做送给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礼物。 这种妖魔化华人的论调,直接导致西方社会对“黄祸”的恐惧,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妖魔化传播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又直接影响到美国电影对华人形象的塑造,而这些电影反过来又影响了美国人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对华人的印象。 ▲年漫画《黄祸的辉煌》。 负面的中国人形象往往成为电影创造坏蛋形象的素材。中国经常被描述成贫穷、落后、混乱之地,中国人则是阴险、狡诈狂暴之徒。这些黄皮肤的坏蛋可以是“邪恶专制的君主”、“军阀”、“劣绅”、“中国强盗”等。 傅满洲就是美国电影中最为典型的中国坏蛋形象,他是西方世界塑造的“黄祸”代表,邪恶的东方恶魔。 而另一个华人角色侦探陈查理,虽被塑造成“模范少数族裔”的代表,知礼守法并颇具福尔摩斯式的智慧,但是好莱坞历史上的48部陈查理系列电影中,陈查理一角,无一例外地由白人饰演,华人只能饰演片中滑稽可笑的配角。 ▲白人饰演的陈查理。 而且这两个人物在性别特征上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经过美国东方主义“去性化”阉割,缺乏最起码的男性气概。 说白了就是都很娘炮。 华人男性在好莱坞通常被冠以边缘化的华人男性气质,以此来凸显白人男性气质的支配地位。“在西方性别主义的常识中,认为东方男性苗条瘦弱、身体毛发稀少、皮肤光滑和满头直发是极具女性特质的”。 而其他脸谱化的负面形象还有很多。 “中国海盗”就是没有教养的恶棍、贪图钱财的“中国佬”。 “中国军阀”就是冷酷顽固、毫无人性、狂妄自大,以杀人为乐。 “中国仆人”的形象则出现地更为频繁,在好几百部好莱坞的影片中出现过。仆人形象与世纪初的美国华人多从事“厨师”和“洗衣工”等服务性职业相关。他们虽然勤劳、好心,但去极度愚昧无知。 ▲好莱坞电影《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华人女性形象呢?“功夫形象”出现之前,好莱坞的中国女性形象大体存在两类定型化形象: 一类具备“美丽”、“温顺”、“纯洁”、“隐忍”等特征,是西方男性心中仰慕的东方女神,最为典型的是性感的“妓女”和勤劳淳朴的“农妇”。 即使到现在,西方男性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还包含了“娇小”“顺从”等,是“easygirl”,白人男性很容易泡到。 另一类是“龙女型”,是东方女性被妖魔化的形象,以“美艳”、“堕落”、“诡诈”、“性感”等为特征,以傅满洲的女儿“龙女”为代表,是极其危险的人物。 ▲傅满洲女儿形象。 总之,在当时的好莱坞电影世界,中国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家,遍地都是坏人。 这些脸谱化的负面中国形象背后也暗含着巨大的文化背景——他们是西方先进文化的对立面,是在强烈的西方文化优越感下的产物。 这种现象,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如此。 而西方关于中国人的这些刻板的负面认识,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华裔功夫和电影明星李小龙的横空出世,才前所未有地受到直接冲击和挑战。 李小龙以功夫电影在美国好莱坞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片种,使中国武侠电影跻身国际影坛,以电影为媒介,用他强健的体魄和精神,树立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李小龙主演的影片虽然故事情节各异,但如前所述,其共同之处是,他所扮演的人物角色都是身怀高超功夫的中国人或者海外华人,都代表着正义与力量、愤怒与抗议,所面对的敌人要么是中国人内部的败类(汉奸、叛徒、资本家等),要么是外国的黑恶势力(日本和俄罗斯武士、意大利黑帮流氓等)。 在每一部影片里,李小龙为了行侠仗义、主持公道,或复仇,或查案,毫不留情地痛击一个个万恶的敌人。最著名的范例,莫过于他在《精武门》中对陈真的形象的刻画。 故事虽然以陈真追查师父死因、为师父报仇展开,但却很快突破了图报私仇的狭隘观念,而提升到家国大义的高度。 陈真为洗雪中国人的耻辱,不畏强暴,勇闯日本武馆,横扫日本武术和俄国打手,严惩汉奸败类,拳破“东亚病夫”门匾,脚踢“狗与华人不得入内”门牌,最后腾空跃起,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大义赴死。 这种彰显民族大义的桥段,可能在早已司空见惯的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可是在当年,李小龙塑造的这种形象,在华人观众中激发了无比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以其匡扶正义的普世价值,超越国界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李小龙在《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等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功夫形象”的深入人心,对于改变美国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华人不仅能在好莱坞承担主演,而且还可以演英雄。 因为中国功夫片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武侠精神,正是中国文化当中阳刚激越的一面。传播海外的中国电影,不仅以中国面孔感动世界,中国功夫震惊世界,还以中国思维影响着世界。 通过他精心塑造的一系列正面侠士的形象,李小龙有力冲击了他前代西方人所炮制的傅满洲和陈查理等中国人的负面形象。 而且,李小龙在现实中也无时无刻不在维护华人的形象。 年,他签约20世纪福克斯公司,正式进军好莱坞影视界。当时,华人演员饱受种族歧视,尚不为美国观众接受在影视剧中担当主演,多数只好在好莱坞出演反派角色。 而李小龙尽管面临生存困境,却不随波逐流,决不低头,毅然拒绝出演任何有辱人格或中华民族形象的角色。他说:“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将自己贱卖,我不会接受一些侮辱我自己、我的民族或武术的工作。” 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正是他能够在充满中国偏见的好莱坞挣出一片天地的关键所在。他顶天立地,不畏强权,在与好莱坞大公司的合作中要求对等公平,展现了中国人的铮铮傲骨,不仅为华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而且赢得了傲慢的西方人的普遍尊重。 中国龙的传人李小龙用中国功夫击溃了西方的“黄祸论”和傅满洲神话,并昭示西方:中国人看世界有另外的审美视角和道德标准。 2假大师们的危害 而那些所谓的武术大师们打着“弘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名义,不断不顾廉耻地丑化中国功夫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先是通过雷人的,有噱头的行为博眼球,至于自身的形象正不正常,那就不管了 坏人设也是人设,坏名声也是名声。 先让名声起来再说,其他的都是后话。 其实,像马保国这样的打着“武术大师”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例子,在以前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在少数。 将内力发挥极致的宗师闫芳,以“隔山打牛”这一独门绝技糊弄百姓;同样修炼内功的雷公太极,可以让头顶直冒热气吓跑对手…… 只不过,在以前互联网不普及,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大师还能在各自的地盘里收割韭菜。到了现在,经过互联网的不断传播,人们终于认清了这些假大师的真实嘴脸。 然而荒诞的是,即便是如此,流量为王的现在,这些骗子们成了网红之后,竟然还是有着大把赚钱的机会。 不仅如此,假大师们炮制一起又一起丑化中国武术的新闻,在外国媒体和网友之间也是非常火爆。 在谷歌搜索“fakekungfu”(假功夫)关键词,竟然有高达多万个词条。点进相关链接,你会发现大部分都与徐晓东、雷公太极、马保国等内容相关。 还有一些越南网友看完马保国被KO的视频后吐槽:“被香港电影中的中国武术骗了几十年,我的偶像李连杰和甄子丹也崩溃了”“不知道中国古代武术,但现在很清楚”。 从这点看来,“马保国现象”对中国武术造成的伤害,其实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 在B站霸屏的这段时间里,马保国的鬼畜视频不断传播发酵,不断出圈,很难估量到底影响了多少人。 虽然表面看着只是一种全民狂欢的现象,但背后不知在潜移默化中,有多少人已经开始认为中国武术就是不能打的垃圾? 就跟好莱坞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由来一样,谎言重复的多了,就成了事实。多少人是在对马保国的嘲弄中,对传统武术开始不屑一顾的? 然而中国武术,或者说中国功夫,早已成了一种复杂的文化形式,其背后承载的中国式的文化、道德、哲学、体育形式,但是一句简单的“能不能打”所能概括的。 在此,我也不想谈论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实战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这些骗子们不断的带节奏下,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让真正的专业人士去证明,才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而不是让几个骗子为了恰饭不断去抹黑中国武术。 武术是中华文明里集体共认的文化符号,极具代表力和影响力,这也是世界所公认的。 当年,我们通过中国功夫,很大程度上重建了民族自信,现在,我们需要再用她建构我们的文化自信。 曾经有记者在张艺谋拍完《英雄》后问道,武打就是当今国际电影界能够接受中国的唯一文化形式吗?张艺谋很干脆地回答:是的。 可恨的是,马保国们让这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努力,倒退了多少年? 所以,马保国闹剧,确实该立刻收场了。 来源:军武次位面 参考资料:[1].龙行天下:李小龙向西方传播的中国形象,耿殿磊《电影文学》[2].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郝胜兰[3].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任宏庆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THEEND— 更多财经资讯,报告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pz/7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马思唯就糊Melo回怼来当保安而Ca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