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件國寶的前世今生二
每一件国宝级文物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它体现的人文价值,无一不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甚至影响着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这也是“让国宝活起来”真正的核心。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地点|西安 馆长|强跃 文物|杜虎符、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服装|服装品牌「源BlancdeChine」历时三个多月倾力支持节目组,为各位馆长及号讲解员张国立老师提供服装合作。 战国秦国 杜虎符 杜虎符为战国时期至秦朝的文物,此符铸于秦惠文君称王前,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年出土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虎作走形。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唐代 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 懿德太子墓内,最大的看点是里面的壁画。据了解,懿德太子墓壁画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54平方米。墓内壁画比较完整的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墙壁上。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乐伎、男仆、宫女等,显示出李重润的显赫地位和特殊身份。这些壁画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生活气息浓郁,充分展现出盛唐皇室气势和环境,对研究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向人们展示了唐朝画师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将近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已高度发展的绘画水平。 唐代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属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 辽宁博物馆。 地点|西安 馆长|马宝杰 文物|王羲之的书法风貌——《万岁通天贴》、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鎏金木芯马镫 服装|服装品牌「源BlancdeChine」历时三个多月倾力支持节目组,为各位馆长及号讲解员张国立老师提供服装合作。 唐代 唐人摹王羲之的书法风貌——《万岁通天贴》 《万岁通天帖》目录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第四帖:王荟《翁尊体帖》(《郭桂阳帖》),行草书;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职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无申帖》)行书。共七人十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此帖被认为是存世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诸摹本中时代最为可靠、钩填最精到者,堪称“天下真迹一等”。 宋代 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是顾恺之绘画的重要传世摹本,系北宋佚名作品,绢本,设色,高27㎝,长.3㎝。原作是根据三国曹植的抒情名篇《洛神赋》为依托而创作的连环画,是传世中国画中以文学为题材的最早作品之一。作品按曹植《洛神赋》文意安排画面顺序,分22段设色绘人物、山水、龙鱼、车马、神物,描绘了从曹植行临洛水到与洛神在梦中相会,直至他恋恋不舍告别洛神的全部内容。 十六国北燕 鎏金木芯马镫 马镫为中国所发明,最早的镫约出现在三世纪,是单镫,三角形,悬于马腹左侧,只能供紧急上下马时使用。在四世纪时发展为双镫,从此骑乘时可以人马合一,马具发展至此才算完备,此后马镫传入欧洲,对中世纪欧洲骑士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考古中发现的早期实物马镫,大量为慕容鲜卑遗存。这副为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完整马镫,墓葬年代为公元年。 浙江省博物馆。 地点|杭州 馆长|蔡琴 文物|良渚文化玉琮王、“彩凤鸣岐”七弦琴、万工轿 服装|服装品牌「源BlancdeChine」历时三个多月倾力支持节目组,为各位馆长及号讲解员张国立老师提供服装合作。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玉琮王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玉琮是一种外观呈方形,内有圆形钻孔的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礼器。认为玉琮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礼仪之器,而实际上玉琮的出现年代要远远早于西周时期,它在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玉器。 唐代 “彩凤鸣岐”七弦琴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雷威是谁?雷威是唐代的造琴高手被称为“琴神”。 清末民初 万工轿 此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被列为浙江省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之一,是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花轿长厘米,宽90厘米,高厘米,需八个人抬,故称“八人大轿”,因制造时曾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又称“万工轿”。此轿采用是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此轿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轿子的结构前后、左右对称,轿上还雕有24只风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只狮子和处石榴百子等。组成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状、独占鳌头等吉祥主题;一组组圆雕人物,组成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戏曲场景,是现存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 上海博物馆。 地点|杭州 馆长|杨志刚 文物|大克鼎、商鞅方升、缂丝莲塘乳鸭图 服装|服装品牌「源BlancdeChine」历时三个多月倾力支持节目组,为各位馆长及号讲解员张国立老师提供服装合作。 西周晚期 大克鼎 大克鼎(BigGramsTripod)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鼎高93.1厘米,重.5千克,口径75.6厘米。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战国中期 秦?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属于战国中期秦国标准计量器,全长18.7、内口长12.4、宽6.9、深2.3厘米。的量器。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方升外侧有铭文三十二字,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年),大良造“鞅”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寸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大良造鞅”就是商鞅。故而这件器物被命名为商鞅方升。从铭文可知此器为商鞅统一秦国度量所规定的一升容积的标准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宋代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缂丝,又称“刻丝”,因为布纹表面有类似刀刻的断痕而得名。据专家考证,缂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左右。汉代时,张骞出使西域,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丝织品,就有缂丝的身影。缂丝织造出的图案,正反两面看起来一样,图案富有立体感,又因为耐磨,所以赢得了“丝中之圣”的赞誉。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缂丝名家,南宋的朱克柔。她运用的缂织技法非常高超,独创的“长短戗”缂法,被称为“朱缂”。 南京博物院。 地点|南京 院长|龚良 文物|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坤舆万国全图》 服装|服装品牌「源BlancdeChine」历时三个多月倾力支持节目组,为各位馆长及号讲解员张国立老师提供服装合作。 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好的一幅砖画;砖画由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明代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西方传教士绘制的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而建,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则称金陵大报恩寺塔为“南京的表征”,是“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被称为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明代 《坤舆万国全图》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年),利玛窦到达广州,自制《万国图志》。万历二十九年(年),利玛窦到京师献图,深受明神宗喜爱。万历三十年(年),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出资刊行,全图通幅纵.7厘米,横.2厘米。图首右上角题“坤舆万国全图”6字。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此外并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万历三十六年(),明神宗下诏摹绘12份,传于现世。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 悠悠五千年,文化是我们“日用而不自知”的呼吸和血脉,而文明却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呼吸和惯性开出的花、结出来的果,它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以今天的方式存在,为什么有这样的民族性格……。 或许你会说乾隆瓷母瓶这种“城乡结合部”的审美,不能代表中国,雍正或宋朝的审美才代表着中国,但它被称为“瓷母”,把中国几乎所有瓷器的工艺集于一身,烧制成功的几率只有百分之几,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煌煌五千年,你如果读懂《国家宝藏》27件文物的历史,你或许就读懂一部中国史……。 未∣国际著名设计师品牌 未知·未竟·未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pz/7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宝藏综艺界的黑马
- 下一篇文章: 马保国大师爆火背后,到底是谁在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