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战役吴周绝地反击,大败清军岳乐
本文系顺化军节度使原创稿件,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抄袭洗稿,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康熙十五年萍乡之战后形势康熙十五年(公元年)二月,清“定远靖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萍乡攻击吴周夏国相部的得手,让康熙和清廷中央看到了打破湘赣僵持局面的契机。于是远在北京的康熙一面下令攻下萍乡的岳乐军团加速进取长沙,搅动吴周在湖南的防线;一面命令荆州、岳州的勒尔锦军团、尚善军团趁吴周松滋、夷陵、南漳、岳州等地前线兵力东援长沙之际,渡江攻取岳州、松滋,力图一鼓作气解决湖南局势。 此时的长沙不仅是吴三桂实现与耿藩“打通江西,共会江南”战略的支撑点,更是吴周湖南防线的关键据点,还是吴军在湖南的粮食基地。岳州等处粮饷“全赖长沙水陆运送”,吴周水师所需鸟机船也俱都在长沙制造。因此对于吴三桂来说,一旦长沙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在得到萍乡失守,清军迫近长沙的消息后,他一面亲率松滋等地吴军东援长沙,一面严令长沙守将、吴周“亲军骁骑左将军”高启隆和撤往此地的夏国相等人坚守待援,不得弃城。 湖南长沙地图长沙方面,夏国相自萍乡一战被清军击败退入长沙后,给长沙的吴周守军带来了很大的恐慌。夏国相和高启隆以及自岳州来援长沙的吴周“亲军骁骑前将军”马宝等人认为长沙城已不可守,决定保存实力等到吴三桂大军到来之后再图恢复。于是马宝、夏国相等人带着吴周的湖南巡抚方献廷、布政使李子受暂时退至涝阳河一带观望驻足观望。不过此时清廷岳乐军团所部并未侦知到吴周的长沙守军已经退出长沙城,从而加速行军进取长沙,反而仍旧按原定行军速度缓慢向长沙城行军。 这时率吴军退到涝阳河的马宝也渐渐发现了清军的蹊跷之处,他通过从清军的行军速度判断出要么岳乐军团实力并非如他们之前所想那般强大,要么就是在与夏国相萍乡一战受到的损失同样也不少,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单独完成攻取长沙的任务,这才缓慢行军来等待清军后续的援军一齐攻取长沙。恰逢此时马宝、夏国相、高启隆等人又接到吴三桂让他们严守长沙的军令,于是他们又于三月十八日率吴军返回长沙守御。 马宝绰号“两张皮”不过清军也并未抓住吴军弃城而走有利时机,直到三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吴军返回长沙的第四天,岳乐才从难民得知吴军已经撤离长沙的消息,这才传令各部加速行军,进抵长沙城下。 不过等到岳乐到达长沙城下之后的局面,对于他来说是喜忧参半,忧得是吴军竟然在弃城后,又返回长沙驻守,喜得是吴军返回长沙城也不到四天,各处城防工事并未修筑完毕,有利于清军攻城,但总得来说整体局面还是清军略有胜算。毕竟吴军经历了萍乡之败,长沙城弃而再守等一系列不利因素,而清军则是挟大胜之势而来,军心士气皆可用。 满清八旗兵作为此时满清皇室中少有的将才,岳乐自然明白战场形势是己方占优。于是他以长沙南门为主攻方向,集结所属满蒙八旗和汉军绿营连续猛攻,但是长沙毕竟是湖南省会,城墙远比萍乡高大。作为曾在李定国麾下同清军厮杀多年的南明旧将,马宝乃至高启隆也远不是夏国相那种凭借裙带关系上位的二代,因此就算清军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岳乐在率部猛攻长沙三天之后,仍未夺下城池。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清军连续三天猛攻长沙不克,让马宝抓住了战机。第三天清晨,他率部出长沙侧门迂回至清军侧面,趁清军同吴军中由云贵土司组成的““猓猓”兵交战的时候突然杀出,一下子截断清军攻城先锋部队同岳乐大营之间的联系。 此时,清军三等男艾音察正在督军猛攻长沙城头,马宝部突然出现在清军侧翼,打乱了清军的部署,使他们恐慌异常。很快在吴军城内城外夹击之下清军大败,连艾音察也丧命于吴军之手。击败完艾音察所率的前锋部队之后,马宝似乎认为八旗也不过如此,于是主动打开长沙南门,招呼城内吴军一同趁胜追击清军败军,正遇前来救援的清廷援军,双方大战一场,清军再次大败,最终夺路而逃。 此次长沙之战,清军南方五大军团中最具战斗力的岳乐军团挟萍乡大胜之势,结果在长沙城下碰的头破血流,遭受了沉重打击,共阵亡八旗将佐二十四人,包括三等男艾音察、二等轻车都尉阿哈纳、浑亲、骑都尉鄂齐儿等多名八旗高级军官阵亡,以至于岳乐不得不率清军退至长沙以南的七里山筑寨固守。此后,面对康熙多次催促其进攻长沙的军令,岳乐皆以湘水难度、缺少舟船为理由拒绝,一直到清廷“征南将军”穆占率西北战场的援军到来,岳乐才敢有所行动。 在岳乐向长沙进军的同时,统率清军岳州军团的“安远靖寇大将军”、贝勒尚善在康熙帝的再三催促下也奉命向岳州发动进攻。他趁马宝率部离开岳州东援长沙的机会,对吴军水师在洞庭湖中的基地君山岛发动了攻势。因为吴军水师扼守君山岛,给清军包围岳州城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所以清军这次攻势就以君山岛为主。 但是尚善深知水战并非满蒙八旗所长,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尚善在战前特地安排蒙古八旗为先锋打头阵,那么此战的结果可想而知。出生于马背上的草原汉子们根本不是原属郑成功部下的杜辉、林兴珠之手,被吴军水师打的打败。清军此战除了损失一大批八旗蒙古士卒外,另有一等轻车都尉梭诺穆、云骑尉图尔防克等八名满蒙八旗军官阵亡。至此,清军趁萍乡之胜对岳州的攻势也以失败告终。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尚善之后在给康熙的奏章中却讳败为胜,言“克复君山,擒斩甚多,获船五十艘”,只是由于“江湖之险复为贼据”,这才无奈退军。 明清水战图接下来再来看看清军三路合击湖南的军事行动中勒尔锦所指挥的荆州军团在此战中表现,相比于岳乐军团、尚善军团的反攻,勒尔锦军团的战场表现更显得谎缪。 在勒尔锦军团组建之后,除了击退过吴三桂偏师刘之复、陶继智和杨来嘉、洪福等人对荆州一带的袭扰外,勒尔锦面对康熙帝催促进兵的指令一概虚以逶迤、置之不理。直到此次,在得知吴军驻守松滋、夷陵、南漳一带的主力进尽皆东援长沙,王绪、胡国柱等吴军勇将也随吴三桂离开之后,勒尔锦这才放下心来,在当年(康熙十五年、公元年)三月十八日、十九日集结所属兵马,兵分两路渡江。 具体进军方案是,勒尔锦本人同湖广总督总督蔡毓荣、镇安将军噶尔汉率部从文村渡江,进攻石首、虎渡;贝勒察尼、都统多谟克图和副都统巴喀率兵从荆州渡江。这两路中,勒尔锦亲自率领的这一路由于吴军大规模东援,所以进展顺利,但察尼这一路却是和吴三桂留下的断后大将、吴周的“亲军前将军”吴国贵撞上了。 吴国贵的战略眼光可以说是吴军将领最好松滋作为吴军与清军对峙的最前线,一向是由吴三桂亲自驻守。等到听到夏国相萍乡战败,清军突入湖南的消息,吴三桂担忧长沙防务,这才留下吴国贵做为“松滋总统”,负责驻守此地以及防备清军趁吴军主力东援之际渡江南下。能让“老于兵事”的吴三桂将松滋这种战略要地托付及只留下少数兵力让其直面清军主力的勒尔锦军团,由此也可见吴三桂对吴国贵的军事能力的信重。 吴三桂的多年好友、吴周第一谋士、号称“吴太宰”的方献廷(方献廷是明辽东巡抚方一藻之子,与吴三桂少年就相识。)在吴三桂起兵时也曾点评过吴三桂麾下诸将,言“吴应期妄自尊大、夏国相轻浮浅露,二人庸鄙贪纵,必债事”,“马宝,吕布之流,反复无常”,“吴国贵虽倔强,但勇略过人,至死不变”(这一段不得不说方献廷看人之准,夏国相的萍乡之败、吴应麒的岳州之败,马宝虽然在与清军的作战中取得长沙、永兴、两广等多次大捷,但他在吴三桂死后,面对诸将公推总理军务的吴国贵提出“剜中原之腹心,断东南之漕运”的战略,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得到吴三桂和方献廷推诩的吴国贵自然不是易与之辈,他在得到清军勒尔锦军团全军渡江的消息后,迅速做出了先击败贝勒察尼这一路清军,随后在全力对付勒尔锦那一路的部署。吴国贵首先在太平街一带通过诈败将察尼引进伏击圈,随后伏兵四出大败清军,一战使清军阵亡八旗军官六人,迫使察尼率部狼狈逃回江北。 此后,吴国贵又放出风声,声称将从上游调动水师截断清军后路。而勒尔锦在得知察尼兵败,吴军将要截断自己的后路的消息后,连吴国贵部的影子都没看到,就放弃渡江后攻取的各处据点,急忙统军退回荆州,草草结束了此次攻势。不过在这之后,勒尔锦面对康熙问询,竟然同尚善一样也不约而同的“讳败为胜”,言所部在石首、虎渡、太平街大胜,只是由于“天热”、“缺少战船”才退兵。康熙得知事情真相后,气的把勒尔锦和察尼好一顿痛骂。 吴三桂的影视形象通过以上清军三路大军合击湖南之事可以看出,此时清军满蒙八旗退化严重,战斗力与吴军精锐相比多有不如。就连清军号称最精锐的岳乐军团在围攻长沙的战役中,面对马宝、高启隆以及刚在萍乡战败的夏国相部也被正面击退。如果吴三桂此时能够收起“守护犬”心态积极进取,那么全国形势将又是另外一翻局面。 不过可惜的是,在击败岳乐军团等三路大军之后,吴军又犯了保存实力的老毛病,在岳乐败退七里山、穆占未到湖广之前,一直屯兵不动,丝毫没有利用长沙之战的大胜扩大战果的决心。如果此时吴军趁岳乐军团主力受损,一举解决这个清廷在南方战斗力最强的军团,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湘赣战场的形势,也能有效支援此时在江西孤军作战的高大节部,对此时岌岌可危的东南战局(右翼耿精忠)、西北战局(左翼王辅臣、王屏藩)也能起到牵制作用,让他们不至于败亡的那么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pz/11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主播炫富被嘲笑张琪格称游戏区不赚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