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顺化军节度使原创稿件,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抄袭洗稿,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清康熙十七年局势

清康熙十七年(周昭武元年、公元年)八月,就在整个天下的目光都因为马宝两战两胜,大破满清八旗,而集中在永兴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时。距离此地仅一百余里的吴周都城“定天府”(衡州)中的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却突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吴三桂在称帝时即已六十七岁高龄,这年纪在那时已属高寿。当时吴三桂本就因日渐糜烂的战局而心力交瘁,当年六月,吴周皇后、吴三桂原配张氏的死又给吴三桂精神上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使他郁郁寡欢、情不志舒。等到八月,吴三桂突然又得了“中风噎嗝”的疾病,虽经百般救治,但终不见好。吴三桂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嘱咐身边亲信速至昆明,将“皇太孙”吴世璠(吴三桂之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庶子)接来都城“定天府”(衡州)托付后事。不过吴三桂最终还是未能撑到吴世璠抵达,当年八月十八日,吴三桂终因病情加重病死于定天府(衡州)。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

吴三桂死后,吴氏宗亲和大将皆聚集定天府商议后事。连永兴前线的马宝、胡国柱、王绪等人也放弃围城,返回定天府。当时,马宝等人围攻永兴已到了最紧要关头,可惜因为吴三桂的突然病逝而功亏一篑。

吴应期、胡国柱、夏国相、马宝等吴周宗亲和大将碰头之后,公推吴三桂之侄、老将吴国贵总理军务。吴国贵是吴周军中的宿将,自山海关之战时便跟随在吴三桂麾下,与王屏藩、马宝号称吴军中三大猛将,相传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就是为吴国贵亲手用弓弦勒死。自吴三桂云南起兵后,便挂“靖朔将军”印驻守松滋、扼守虎渡口。第一次长沙之战时,吴国贵在荆州太平街以少胜多大败贝子察尼率领的清军,迫使清廷荆州军团主帅、顺承郡王勒尔锦放弃了与岳乐军团夹击湖南周军的战略目标。第二次长沙之战(官山之战)中,面对清军穆占军团突袭长沙城的关键时刻,吴国贵突放象兵,大败清军,让攻城清军自相践踏、损失惨重,最终大败而走。

吴国贵在担任军务总理后,先派胡国柱返回云南,将吴周皇太孙吴世璠接到吴三桂灵柩前即位,来稳定军心,随后召集诸将,商议后续战守之策。吴国贵否定了吴三桂起兵后枯坐长江边上的错误决策,随后颇具战略眼光的提出:

从前所为大误!今日大计,应该舍弃云南而不顾,北向以争天下:以一军图荆州,略襄阳,直趋河南;一军下武昌,顺流而下,经略江北。吾辈勿畏难,勿惜身,宁进死,勿退生,拼死决战,剜中原之腹心,断东南之漕运,即令不能混一,黄河以南,我当有之。

可惜的是面对这一正确战略,吴周诸将因为家产、亲族都在云南,不肯赞同这一意见,吴周另一个同样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层胡国柱又不在定天府(衡州),因此吴国贵的提议无人附和。而吴周另一员外姓大将马宝又“首梗意”,吴周诸将遂“一畅百和,计遂不行”,这一提议就这样被轻易否定。

吴国贵提议的进军路线

客观上来说,吴国贵的提议并非没有可行之处。从全局上来说,随着当时清军将越来越多的兵力集中在湖南战场,清军的防御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在屡经征调之后,已经处于真空状态,就连清廷京师北京也面临着无兵可守、无兵可调的状态。为了尽快平定湖南,清廷甚至将其关外龙兴之地之黑龙江宁古塔兵、吉林乌拉兵、盛京留守兵马以及索伦兵抽调一空,又从外藩蒙古诸部抽调大量骑兵南下。在平定陕西王辅臣后,又从陕西抽调大量绿营兵南下至湖广前线围堵周军。就拿清廷长江沿线几个防御重点城市来说,此时武昌仅有驻兵三千五百人,南昌有守军四千五百人,安庆略多一点,但也仅有五千五百人。以此类推,清廷在长江以北的内陆城市,只怕守军会更少。

而此时周军各处总兵力尚有十余万人,其可机动的精锐之师亦有数万之众。倘若吴周高层听从吴国贵建议,聚集所有精锐,利用周军此时尚存的机动和质量优势,向清廷的腹心之地进攻,必定会打的清军势必会疲于奔命、措手不及。加之此时尚在陕西活动的周军余部以及汉中、兴安一带的王屏藩部、四川的谭弘、吴之茂所部,将会给清军防线带来极大的压力。尚在福建沿海岛屿的活动明郑军队也可以再次向福建、广东方向用兵,牵制清军兵力。更有甚者,明郑还可以用“舟师直趋金陵(南京)”,配合周军实行吴国贵提出的“断东南之漕运”的战略目标。只是可惜马宝等吴周大将战略上的短视以及吴世璠此时尚未赶至定天府(衡州)等原因,使吴周错失了最后一个理论上翻盘的机会

明郑水师

昆明方面,受吴国贵之托,接皇太孙吴世璠去都城定天府吴三桂灵前继位的胡国柱也碰到了阻力。吴三桂三女婿、吴周云南留守大学士郭壮图极力反对胡国柱将吴世璠接到定天府继位。任凭胡国柱如何劝说,郭壮图都不同意吴世璠离开云南,甚至说出“弃湖南守险隘,犹可作夜郎王”之语。原来,郭壮图女儿和吴三桂幼婿卫朴之女同时嫁给了吴世璠为妻,郭壮图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因此极力阻止吴世璠离开云南,不允许吴世璠脱离自己掌控。胡国柱在昆明城外东郊徘徊数日,甚至痛哭流涕,但郭壮图始终不为所动,胡国柱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定天府(衡州)前线向众将传达这一消息。

衡州地图

最终,吴国贵等人用棉布将吴三桂尸体包裹,秘密运回云贵。吴世璠迎至贵阳,并在此地继位,以贵阳贡院为行在、定明年为“洪化元年”;给吴三桂上谥号“太祖高皇帝”、吴应熊“孝恭皇帝”;以大学士方光琛、国丈郭壮图为心腹;叔父吴应期为楚王、原清廷贵州巡抚曹申吉为顾命大臣,正式开始了后吴三桂时代吴氏家族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的统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baoa.com/mbcd/12029.html